篩分效率是振動篩對物料篩分效果的一個重要指標,所以用戶在選用設備時,通常都會了解產(chǎn)品的性能及相關的參數(shù),用于確定振動篩的選用類型及機型的大小。在篩分物料時,給料中小于篩孔尺寸的細粒級物料應該通過篩孔自篩下排出,但由于一系列原因,只有一部分細粒級通過篩孔排出,另外一部分夾雜與粗粒級碎篩上產(chǎn)品排出,振動篩上產(chǎn)品夾雜的細粒級越少,篩分效果越好,篩分效率就越高。
一般物料篩分效率的計算公式如下,篩分效率a=(100*Q3)/(Q1*β1)*100%;式中Q3—篩下產(chǎn)品生產(chǎn)量,t/h;Q1—給料量,t/h;β1—給料中小于規(guī)定粒度的細粒級含量,%;由于Q1與Q3要用專門的稱重設備才能求得,為了在實際操作中比較方便的求出篩分效率,可按照給料量及振動篩篩上產(chǎn)品中細粒級含量來表達:Q1*β1=Q2*β2+100Q3;式中Q2—篩上產(chǎn)品產(chǎn)量t/h。
但篩分效率的影響因素較多,最常見的分為兩個方面,一個是給料粒度,另外yield是給料中水份含量。振動篩給料中小于篩孔尺寸的細顆粒,應該在篩分時都通過篩孔排出,而實際上不可能都篩分出去,只有哪些比篩孔小得多的細顆粒通過的概率高,而與篩孔尺寸差不多的顆粒通過概率低,粒度越接近篩孔尺寸,通過篩孔越困難。這些粒級的顆粒,稱為難篩粒。所以給料中難篩顆粒含量越多,篩分越困難,篩分效率越低。
給料中的水分含量低時,顆粒表面只有吸附水分和依附水分時,對篩分效率影響不大。當給料中水分含量增加至5%--8%時,將出現(xiàn)楔形水分。楔形水分使得顆粒之間或顆粒與篩網(wǎng)之間產(chǎn)生內(nèi)聚力,致使顆粒產(chǎn)生團結(jié),堵塞篩孔,影響篩分效率。當給料水分含量增加到10—14%以上時,顆粒間出現(xiàn)空隙水分,此時顆粒間的內(nèi)聚力減少,顆粒團聚體松散成單體顆粒,其篩分效率又會增高,是屬于濕法篩分作業(yè),這種通常是對于小型的旋振篩來進行計算。
對于一些行業(yè)來說,物料的篩分效率的計算方式有所區(qū)別,如礦山行業(yè)使用的大型礦篩,其篩分效率計算公式n={(β1-β2)*(β3-β1)*100}/β1*(β3-β2)*(100-β1)*100%;對于冶金行業(yè)計算篩分效率一般以n=β3*(β1-β2)/β1*(β3-β2)。
因此,用戶在想取得較好的篩分效率,除了要對物料的干濕度進行合理估量以外,還要對物料的粒度顆粒大小進行測定,以免影響篩分效率的計算。在干法篩分時,為了減少對篩分效率計算的影響,需要對物料的干濕程度進行說明,以免影響物料透篩。一般測定方法可以用手抓取物料,物料不會粘成一團的,干粉通常有較好的透篩性,具有較高的篩分效率。如果粘性較大或者含有一定量的水分,可以先采用相應的烘干設備進行處理后,再進行篩分作業(yè),以免影響篩分效率的計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