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機版| 您好,歡迎訪問中國機電產品交易網! 網站地圖| 聯系我們
當前位置: 首頁 ? 行業資訊 ? 國內資訊 ? 正文

安徽省農科院:專利技術服務“三農” 助農節本增效

放大字體??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:2014-06-09
核心提示:省農科院29項授權發明專利中很多成功推廣應用,在服務“三農”中省農科院在加快農作物新品種選育的同時,積極推進知識產權發展戰略,鼓勵科研人員將科研成果申報專利,發明專利的申請量和授權量均大幅增長,產生了數十億元的經濟效益。
    從省農科院獲悉,2013年該院共申請發明專利68項,獲授權發明專利29項,在省屬科研院所中均排名第一,成為名副其實的專利大戶。29項授權發明專利中不少已成功推廣應用,在服務“三農”中產生了數十億元的經濟效益。
  
  植保所研發的農作物全新施藥技術——熱霧技術,獲得4項授權發明專利。采用該技術,十多公斤重的一箱藥可噴施十幾畝以上的面積,十來分鐘即可噴完,其有效噴幅約25米,不到一分鐘就可解決一畝地的作業任務。去年就推廣使用300余萬畝,今年又推廣800余萬畝。按每畝可節約用工8元至10元、節約農藥及動力3元至5元、減少病蟲害危害損失80余元計算,可節本增效約10億元。
  
  水產所的發明專利“甲魚低碳生態養殖系統”,在我省10個市、縣的35個鄉鎮累計示范推廣溫室面積80萬平方米,外塘生態養殖面積24.5萬畝,累計新增優質商品鱉2.5萬噸,新增總產值22.79億元。
  
  水稻所的發明專利“分子標記技術在快速鑒定雜交稻種真偽和純度方面的應用”,在杜絕不合格種子進入市場及田間,保障雜交水稻的增產方面大顯身手。該專利技術去年被國內外400余家雜交稻種子企業廣泛應用,累計檢出不合格樣品5792份,涉及不合格種子5390多萬公斤,按農業行業通用計損標準(純度每下降1%,畝減產4公斤)計算,為農民避免經濟損失逾30億元。
  
  “十二五”以來,省農科院在加快農作物新品種選育的同時,積極推進知識產權發展戰略,鼓勵科研人員將科研成果申報專利,發明專利的申請量和授權量均大幅增長,僅去年一年獲授權發明專利的數量就超過“十一五”的總和。
?
關鍵詞: 發明專利 技術 應用
?
分享到:0
?
?
[ 行業資訊搜索 ]? [ ]? [ 告訴好友 ]? [ 打印本文 ]? [ 關閉窗口 ]
?
?

?
0條 [查看全部]  相關評論

?
推薦行業資訊
圖文資訊
我國有望率先建成空間太陽能電站 國網南京公司“管家式”智能機器人正式“上崗”
安徽合肥2017年前7個月經濟“成績單” 科學儀器開放共享助力基礎研究開啟新一輪“加速跑”
點擊排行

客服熱線:0551-69106578 業務咨詢:0551-69106578 郵箱:2268263116@qq.com

媒體合作: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??在線客服: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

Copyright (c) 2012 機電產品交易網 . 版權所有 皖ICP備12004440號-2

农村少妇久久久久久久,欧美日韩精品精品一区二区,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综合狠狠,久热日韩精品在线
香蕉成年网站未满十八禁 | 精品国产高清自在自线 |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第一页 | 午夜欧美成是人在线观看 | 亚洲欧美日韩66 | 亚洲欧美在线综合图区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