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去年的20條“煤炭新政”就推出了“鼓勵發展煤電一體化、煤焦化、煤制氣、煤制油等就地轉化項目,實現多聯產、規模發展,拓寬煤炭利用范圍,將煤炭由燃料向原料轉化等”多項支持煤炭企業轉型發展;以及“加大清理涉煤不合理收費工作力度;研究煤炭稅費整體改革方案,合理確定稅費總體水平,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;取消鐵路建設基金;根據資源賦存條件制定差別化稅費政策等”切實減輕企業負擔的政策措施。
內蒙古也下發了《關于進一步做好煤炭企業兼并重組工作有關事宜的通知》,推出了鼓勵大型煤企兼并重組。通知稱,從2014年7月1日起,內蒙古自治區煤炭企業兼并重組工作轉入常態化,內蒙古自治區不再確定主體企業名單和指標,不再設定主體企業最低產能規模,不再設定完成時限,由企業自主按市場化原則進行兼并重組。
煤炭仍是最具優勢的能源,但在國家層面,任浩寧認為,仍沒有出臺面向全國的相關政策,煤炭行業在稅費改革、減免等方面的政策雖然值得期待,但整個煤炭行業仍可能面臨“冷處理”。
“一些央企、國企做事情習慣了緊跟政策導向,煤炭企業都在期待國家出臺相應政策。在從資源稟賦看,煤炭仍是最重要的能源,整體能源結構調整在短期內還難以實現。但在全國范圍關注環保、治理霧霾的大背景下,國家層面對煤炭鼓勵不是,打壓也不是,只能冷處理”。任浩寧說。
火電企業仍“悶聲發大財”
與煤炭企業虧損面仍在進一步擴大相對應的是,火電企業今年仍將賺得盆滿缽滿,煤炭、火電企業的業績表現完全是冰火兩重天。
煤價一路下行,全社會用電量穩步回升,火電行業中報業績紛紛大幅預喜。而隨著動力煤價格下跌在火電燃料成本中的效應逐步顯現,據預計,今年火電企業的業績仍將有大幅增長。
深圳能源最新公布的業績預告顯示,預計中報歸屬凈利潤9.5億元-11.5億元,同比預增50%-80%,該成績已相當于去年全年凈利潤的65.7%-78.9%。同時二季度凈利潤環比一季度增加3成以上。豫能控股中報預增74.31%-101.83%,二季度實現同比和環比雙雙增長。
此前公布業績預告的建投能源更是預增286.34%,大連熱電、東方熱電預增均超100%。華電國際中報預增55%-65%,二季度增速進一步加大。此外,吉電股份如果不計計提1.67億元資產減值損失的話,其主業同比增加了近7成以上。
總體上看,煤價下行,毛利提升,邊際效益突出是火電中報大幅預增的主要原因,2014年業績高增長的基礎已相當穩固。
今年煤炭價格跌跌不休,火電企業仍將悶聲發大財。從上市公司來講,火電企業中報披露后會迎來一波上漲行情;但預計到今年第三季度中期到第四季度初,煤炭板塊或將迎來一小波上漲行情,任浩寧預計,“按照煤炭企業與火電企業多年形成的默契,火電企業最后會放煤炭企業一馬,今年第四季度或仍將上演去年年底那種煤炭價格上漲的行情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