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份,受鋼材價格回升的帶動,我國大中型鋼鐵企業實現當月扭虧為盈,利潤總額為27.45億元。從第一季度來看,大中型鋼鐵企業利潤總額為凈虧87.48億元,比去年同期增加虧損76億元。值得注意的是,雖然虧損額度大幅增加,但虧損面卻由去年同期的51.52%減少至今年一季度的36.36%,同比減少15.16個百分點。而在2015年,大中型鋼鐵企業虧損645.34億元,虧損面為50.5%。
對于2016年全年的行業形勢,大家會如何看待?對此,5月5日,中國冶金報社的官方微信發起了一項調查。在這項調查中,有58%的人認為“2016年整體仍會虧損,但情況會比2015年好”,20%的認為“2016年會整體扭虧為盈”,另外有4%的人認為“不清楚”。
在參與投票的業內人士中,有人認為“鋼材市場的蛋糕只有那么大,盈利也只是暫時的。長遠來講,如果國家不進行政策干預,整體虧損是一定的,受地方保護政策影響,陸續復產的鋼廠會繼續增加,國家政策如果不從幾個方面進行指標控制,會繼續惡性循環”。同時,也有人認為“應該發揮現有《環保法》《產品質量法》《反不當競爭法》等相關法律的作用,通過加強相關監管部門的執行力來推動去產能工作,以促使行業扭虧。要不然,鋼鐵行業的冰凍期、行業的全面虧損情況也許會隨著鋼價的上漲暫時緩解,但對于整個行業的發展來說,沒有太大的作用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