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現在的電動車上絕大多數裝的是鉛酸蓄電池,因為鉛酸蓄電池成本低。但缺點也很明顯,蓄電量有限導致行駛里程短。 ”姚生龍介紹,無序競爭也阻礙了產品升級步伐。去年以來,國內不少城市限制電動自行車上路,市場需求萎縮,引發了新一輪價格戰。隨著價格戰愈演愈烈,我省一些中小廠商受沖擊較大,不少面臨倒閉風險。
“無序競爭給電動自行車產業的健康發展帶來隱患,國家應考慮對這一行業實行準入標準。 ”三羊電動車公司董事長葉愛鴻認為,目前電動自行車執行的還是10年前的行業標準,而電動自行車自身正處于不斷的技術進步中,如何制訂與之相應的、更科學規范的標準,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。雖然目前有關部門已在積極重新制定標準,但相比整個產業的發展,這一工作明顯滯后。“省外一些品牌電動自行車因為行駛里程可達100公里,加上知名度高,已占領我省市場份額7成多,我省企業已到了不升級就沒有出路的時刻。 ”
“遠程”迎合市場,引領行業發展
市場倒逼我省電動自行車生產企業往遠程化方向發展。今年以來,我省部分廠家推出遠程車,行駛里程可達250公里,這一里程超過了省外一些知名品牌產品。
“為了搶占市場,公司去年投資5億元,把鉛酸電池改為鋰電池,研發了一款能跑250公里的遠程電動車。并且加裝GPS定位系統,能從合肥騎到南京都不用充電,還能防盜。”葉愛鴻介紹,市場上大多數電動車價格在兩三千元,遠程車因為性能優越,能夠賣到4000多元。
記者觀察到,我省電動車企業長期生產中低端產品,也陷入了知名度不高的窘境。企業在不斷提升產品品質的同時,還需要加強品牌建設。
兩年前,三羊公司買斷了“揚子”品牌10年的電動車品牌使用權。今年初推出的“揚子牌”遠程電動自行車,經過近半年的市場考驗,取得了不錯的品牌效果,已經在江蘇、山東等電動車生產強省的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。
“我省電動自行車行業有一定的基礎,下一步需整合現有資源,大力發展遠程電動自行車,滿足市場的需求。 ”姚生龍介紹,著力打造像三羊、榮事達、逸翔等本土品牌,以合肥和六安為電動車生產基地謀求做大做強。 “通過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人才,爭取在未來5年樹立2到3個國內知名品牌。”